积极心理体验与成长项目
项目背景
依据《高等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教党〔2018〕41号)对于心理健康教育活动中宣传工作的要求:“拓展传播渠道,充分利用广播、电视、书刊、影视、动漫等传播形式,组织创作、展示心理健康宣传教育精品和公益广告,传播自尊自信、乐观向上的现代文明理念和心理健康意识。”心理健康教育中心面向全校在校学生开展积极心理体验与成长项目,该项目基于影视、动漫等媒体形式,结合团体心理辅导的方式,在沉浸和放松的氛围内提升心理健康素质。
在这里,
你将在故事中沉浸,
在欢快中触及,
人生各阶段重要的心理议题。
在这里,
你将在轻松的氛围中
在专业的心理老师支持下,
与身边的同学交流,
共同面对,
生活的更多可能和精彩,
获得前进的力量和成长。
活动形式:
1、每周就一个心理成长主题(比如-勇气、信心、沉浸等)开展活动。活动内容及安排在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官网和“橙子之心”官方公众号中发布。
2、参与活动的学生请自行准备与该心理成长主题相关的图片、故事(电子档即可)以备在活动中使用。
3、依据确定的与心理成长主题相关的电影,并按照下述时间安排播放。
4、在教师引导下,根据电影和同学们带来的图片、故事等资料进行讨论(30分钟)。
5、活动总结及下次主题征集和预告。
时间安排:
每周二、四下午两点半到五点半。
本周活动预告
一、成长主题:勇气
二、请参与活动的同学自行按照活动形式要求准备相关材料。
三、参与方式:请有意愿参与的学生自行前往学生活动中心407情绪调节实验室。时间为:本周二、四下午14:30
四、心理成长主题电影介绍
电影《一个叫欧维的男人决定去死》
瑞典版的《活着》
即使失去,也要好好地活。
简介:
《一个叫欧维的男人决定去死》是根据瑞典同名小说改编的电影,曾获第89届奥斯卡最佳外语片提名。
一个固执的老人在以为失去了世界中心后寻求自尽的过程中,放下对世俗的偏见,重新发现自己生活不曾有过的美好,穿插着过去回忆的悲痛却因为这些慢慢坚强。
活动指导教师:
亢旭东,成都大学心理健康教育中心教师,助理研究员,毕业于四川师范大学发展与教育心理学专业,心理学硕士。曾接受包括认知行为治疗连续培训、香港中文大学刘兆瑛教授主持的个人心理成长工作坊、李嘉诚捐助四川地震灾区中小学心理骨干教师培训等多个心理咨询与治疗的相关培训。专注认知行为心理咨询、叙事心理咨询和女性主义心理咨询;擅长针对男性/女性身份转变过程(入学、就业等重大社会事件)中心理状态的调适。发表大学生性别角色相关论文多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