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立班级心理委员是加强我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重要途径。心理委员可以帮助大学生了解心理知识,学会心理调适,可以加强大学生思想和情感上的交流与沟通,及时发现心理问题,及时疏导,提高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为了让心理委员明确自身的工作职责,理解和掌握大学生常见心理问题的表现和应对措施,心理健康教育与研究中心于2012年11月6日和7日晚7:00—9:00,对十陵校区2012级新生心理委员进行了培训。
在讲座中,邵昌玉老师对心理委员的基本素养、工作职责和交谈技巧进行了讲解。邵老师认为心理委员需要不断提高自己的心理素质,要具有稳定的情绪、乐观的人生观、良好的人际关系,要对同学热情、真诚,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为同学服务。邵老师还通过丰富的案例讲解了交谈技巧,让同学们深刻认识到掌握交谈技巧的重要性。邵老师鼓励心理委员在工作中积极创新,开展好班上的心理健康工作。
郑涵予老师就“大学生心理问题的识别”做了详细的讲解。郑老师用生动的个案引导心理委员辨别精神分裂症、心境障碍和自杀等心理问题,并鼓励心理委员多阅读相关书籍,增强识别心理问题的能力。郑老师还明确了《心理晴雨表》周上报制度,要求心理委员善于观察,及时发现,及时上报,以便心理中心尽早干预,避免悲剧的发生。
在培训中,同学们听得津津有味,认识到了心理委员工作的重要性,掌握了基本的工作方法。心理健康教育与研究中心还向每一位心理委员发放了心理健康书籍《少有人走的路》和《心理委员工作手册》,以便他们自行学习,更好地开展心理健康工作。
同时,心理健康教育与研究中心刘孝群老师在11月5日对金牛校区开展了第一场心理委员培训,下一场培训将在11月13日举行。届时,心理健康教育与研究中心将圆满完成全校2012级心理委员培训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