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大学后的一个暑假,我父亲得了重病,我带着爸妈到省医院去看病。这件很平常的一件事却影响我至今。
医院太大了,就诊程序也很复杂,爸妈显然有些不知所措,突然想起小时候都是爸妈陪我去看病,我依赖着他们。现在角色转换了,我有些伤感,不知是因为爸妈的衰老,还是因为我的长大。我看了就诊指南和就诊信息,便领着爸妈穿梭在偌大的医院办理完所有手续和就诊,他们一言不发,只是默默地跟着我走。妈妈突然对我说,我真的长大了,可以照顾他们了。从来都是照顾我的爸妈,我不愿承认他们就这样依靠我了。那一瞬间我的眼泪在眼眶里打转,但我忍着眼泪装作没有听到,也没有转头过去,我害怕看到他们的眼睛。在人群中我们显得好渺小,好微不足道,但在爸妈眼里我应该是个可以依靠的小大人了 ,就像小时候我依赖他们一样。
所以我觉得一个人真正长大的标志,不是工作了能赚钱了,而是有一天你发现,父母好像什么事都会问你的意见,等着你来拿主意,等着你来做决定的时候,那就真正成为一个大人了。
想起上大学前,我总是以自我为中心,并不是很在意父母,因为我觉得他们对我的好都是应该的,我已经习以为常了。那时候我觉得我有很多朋友,我有足够的友情。高中住宿时,每周只能回家一次,但我觉得跟爸妈待在一起的时间已经够多了,于是每次都选择不回家而是跟朋友一起玩。每次妈妈打电话问我什么时候回家时,我都很不耐烦地说不回家了,那时候一点也不在乎父母的感受。一切的改变是从大学开始的,进入大学后更多的时间是一个人独处,不像昔日整天和同班同学在一起学习生活,这也给了我一个让我思考亲密关系的机会,但同时也感觉到非常的孤独。朋友们都开始了新的生活和新的环境,也都有了自己新的朋友,我们自然而然也就没以前那么亲密了,心里难免会有些失落。但妈妈始终很在意我,她会时不时跟我打个电话或视频,询问我的心情,来填补那份孤独。此时我才恍然大悟,以前的我是多么自私,多么以自我为中心,竟然觉得这份爱是理所应当的。
友情,爱情,亲情都很重要,不能互相代替,每份感情都是不同的,我非常懊悔这么晚了才明白。如今上了大学,几个月甚至半年才能回家一次,每每想到爸妈盼望着我眼神,心里总不是滋味,总会懊悔曾经不懂事的自己,在远方不会让妈妈看到我的泪水,那就可以任其流淌。听人说,成长总是伴随着阵痛的,人都是通过一次次的流泪后慢慢长大的。时间推着我们没有选择地向前长大,前方的路途还有多少我们不以为然的道理,人生就还伴随着多少的疼痛。后来我更加珍惜父母对我的爱,不再随意挥霍这份亲情。心中有对父母衰老的悲伤,也有肩上扛起责任的坚毅,我想我应该是长大了一些的。